“久有凌云志,重上井岡山?!边@是1965年5月毛澤東重上井岡山時所作《水調歌頭·重上井岡山》中的一句。井岡山地處湘東贛西邊界,被譽為“中國革命的搖籃”。井岡山時期留給我們最為寶貴的財富,就是跨越時空的井岡山精神。毛澤東、鄧小平等中央領導人都曾登臨井岡山,以各自的方式詮釋著自己心中久有的“凌云志”。
毛澤東堅信“世上無難事,只要肯登攀”。1927年10月,他率領湘贛邊界秋收起義部隊上井岡山,開辟了工農武裝割據道路,并沿著這條農村包圍城市的道路取得了中國革命的勝利。毛澤東對革命搖籃的濃郁情結體現在自己的詩文中,他三度為并岡山寫詩詞。
鄧小平希望老區人民富起來。1972年11月13日,鄧小平一行到達井岡山,參觀了八角樓等舊居舊址,并對陪同的人說:井岡山精神是寶貴的,應當發揚,傳統丟不得。臨別時,他對當地負責人說:“你們在這里很辛苦,過去毛主席在這里干革命時很窮,現在還是窮,以后會好的?!?/span>
江澤民、胡錦濤、習近平等中央領導人也都曾多次登臨井岡山,追尋先輩足跡,情系老區群眾。江澤民曾五度考察江西,井岡山則是他出任總書記后的首訪之地。胡錦濤曾先后三次上井岡山,多次論及井岡山精神及如何弘揚井岡山精神。習近平也曾多次登臨井岡山,他強調,革命理想高于天,井岡山革命理想教育要堅持下去。
行程萬里,不忘初心。井岡山的山間小路,通往民族復興的康莊大道;八角樓的燈光,映照共產黨人的奮斗征程。用井岡山精神補思想之鈣、聚篤行之力、盡為民之責,我們就能交出無愧歷史、無愧人民的新答卷。 1965年5月,毛澤東重上井岡山時和群眾見面
1928年4月,朱德、陳毅率領南昌起義保留下來的部隊及湘南起義軍在江西寧岡同毛澤東領導的部隊會師。圖為油畫《井岡山會師》
1938年,毛澤東和參加過井岡山斗爭的部分人員在延安合影
井岡山斗爭時期,在中央主持工作的周恩來十分關注井岡山和朱毛紅軍。1930年1月15日,他在中央軍委創辦的《軍事通訊》上發表了陳毅撰寫的《關于朱毛紅軍的歷史及其狀況的報告》,對推廣井岡山的斗爭經驗作出了重要貢獻。圖為周恩來(左)與毛澤東、朱德(中)在延安機場
1962年3月4日,朱德到達井岡山。圖為朱德在井岡山革命博物館參觀
1972年11月13日,鄧小平到達井岡山,參觀了八角樓等舊居舊址。圖為“文革”期間鄧小平夫婦及繼母夏伯根(左)在江西南昌新建縣望城崗
1987年4月,彭真在井岡山同紅軍老戰士陳春林交談
《井岡紅旗》雕塑